军中能人多,炊事兵可不单只会做饭。炊事兵能颠得动勺,自然也能扛得起枪。
总装某基地发测站,特殊燃料分析室谢宏伟是战友们眼中公认的“兵教授”,他曾经是一名炊事兵。
北京军区某兵种训练基地一大队三级军士长郭峰,他也是从一名炊事兵成长为“坦克兵王”的。
“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何贤达当兵18年,13次夺得军事技术比武冠军,他也曾是一名炊事兵。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炊事兵也“高大上”起来了?
【一兵一器】炊事车
解放军炊事车。资料图
一说到行军用餐,曾让炊事兵头疼不已。
天气好的时候只需搭建灶台就可以做饭炒菜了,可是遇到恶劣天气可怎么办呢?
冻土、大风、沙尘暴甚至高原低压都会成为野炊的“捣蛋鬼”。
单兵自热食品虽然是个好选择,但是刚出锅的饭菜总是透着那么股诱人的味儿,如果在野外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那幸福感能提升好几个档次。
中国文化讲究“民以食为天”,部队在野外拉练驻训常常要三五天到三五个月不等的时间,因此,在野外“吃什么”“怎么吃”成了重要问题。
自从部队配装了炊事车,“吃什么”“怎么吃”“在哪吃”都不是个事。这车就是一个特别坚固,特别抗折腾的移动厨房。
2010年6月下旬,北空野战炊事比武中,三名炊事兵在行进过程中烹制出了土豆炖排骨等大锅菜,让人不由叹服。
驻藏部队参加某演练的官兵正在野外帐蓬里用餐。李伟明摄
其实有关炊事的军用器材包括食品冷藏车、飞行员餐车、食品保温车、野战主食加工车、自行式炊事车、野炊挂车、野战给养器材单元等数十种。
野战燃气炉和行军锅就是其中最常见到的器材。
有了炊事车等一系列装备,恶劣天气已经不能阻挡炊事兵做饭的热情。
2014年我军举行的15场野战饮食保障演练,全部伴随不同军兵种部队的作战行动同步展开战场饮食保障,提升饮食保障实战化水平。
2011年,驻滇集团军某师的四辆野战炊事车开进盈江地震灾区盈湖公园安置点,现场为受灾群众烹饪热菜热饭,并免费发放。据悉,四辆炊事车可以解决千余人的饮食问题。新华社记者秦晴 摄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据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联勤部统计,两周内动用27台炊事车,在绵竹、北川、汶川等地,开设8个饮食供应站,共为灾区群众供应热食9万余人次。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兰州军区首列救灾物资专列运送的物资就包括14台高原野战炊事车。这14台炊事车抵达灾区后,每餐可提供3000人的主副食保障。
2010年,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武警甘肃省森林总队保障救灾部队官兵将炊事车开到了临时安置点,给受灾群众做饭。
说炊事车是和平年代里最实用的军事器材不为过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